聚氨酯可以應用于船舶、車輛等大型制品配件的澆注使用,由于不同環境和場所難以控制環境溫度,則可適當控制原料溫度并調節催化劑用量。
同時還要根據模具的大小和不同的形狀,在合適的位置鉆多個排氣孔。制造模具的材質一般是鋁合金,有時也用鋼模。模具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反應熱移走的速度。
模溫低,發泡倍率小,制品密度大,表皮厚;模溫高則相反。為制得高質量的聚氨酯配件制品,一般將模溫控制在一定的范圍。料溫和模溫較低時,化學反應進行緩慢,固化時間長;溫度高,則固化時間短。
聚氨酯發泡機的發泡工藝按操作步驟中是否需預聚可分為一步法和預聚法(或半預聚法)。
手工發泡及機械發泡在不具備發泡機、模具數量少和配件制品的需要量不大時可采用手工澆注的方法成型。
手工發泡勞動生產率低,原料利用率低,有不少原料粘附在容器壁上,成品率也較低。
開發新配方,以及生產之前對原料體系進行例行檢測和配方調試,一般需先在實驗室進行小試,即進行手工發泡試驗。
在生產中,這種方法只適用于小規模現場臨時施工、生產少量不定型產品或制作一些配件制品樣品。
手工發泡大致分幾步:
1、確定配方,計算制品的體積,根據密度計算用料量,根據制品總用料量一般要求過量5%~15%。
2、清理模具、涂脫模劑、模具預熱。
3、稱料,攪拌混合,澆注,熟化,脫模。
手工澆注的混合步驟為:
1、將各種原料準確稱量后,將多元醇及助劑預混合
2、多元醇預混物及多異氰酸酯分別置于不同的容器中
3、然后將這些原料混合均勻,立即注入模具或需要充填泡沫塑料的空間中去,經化學反應并發泡后即得到泡沫塑料。
聚氨酯發泡機對制品配件模具的要求是結構合理,拆裝方便,重量輕,耐一定壓力,并且內表面還要有較好的光潔度。